水彩與素描的對話

作品編號: 1-6 7-12 13-18 19-22
   

19. 香港小巷 39x54cm 1967

「香港小巷」素描與水彩作品是畫家1967年畫遊香港所創作的,當時香港迅速的現代化與傳統生活形成對照;高樓快速竄起和傳統民房形成對比,給予他無限的感懷。在素描中,先以細的筆線描繪高樓和平房,再以粗黑與繁複的線條描繪平房密切聚集之感,形成粗與細、密與疏、繁複與簡單等二元對立的美感。水彩作品承接素描作品中二元對立的形式架構,人聲鼎沸的傳統市集對應高聳靜謐的摩天大樓。在技法表現上,以繁複與簡潔、黝暗與明亮等強烈的視覺對照,呈現城市文明變遷的圖像,發人省思。

20. 街道 75x56cm 1960

作品「街道」以兩排房舍塑造出道路透視感,是畫家承繼其師石川欽一郎營造畫面空間感的慣用手法之一,但是,強調建築物量感與堅實感的傳達是畫家獨具個性的藝術表現。此件素描主要表現建築物線條的美感,傳達畫家對於建築物美感的最初印象;水彩作品以較為複雜的技法融合畫家最初的印象和藝術的意圖與目的,表現高聳的新式建築物與傳統的舊式民宅形成對比的美感。

21. 蓋碗 28x19cm 1921

這幅畫是畫家遺留素描作品中標有年代、最早的一幅;是他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後的習作。從圖中可以看出畫家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具備使物體在二次元畫面上形成三次元體積感的造形能力,也可以看到他日後的作品注重對位的完形動力表現的雛形。圖中背景的斜線與蓋碗的裝飾花紋形成初步的對位的完形動力的表達-從蓋碗右邊朝右上方伸展的梅枝,拉到背景從右上方朝左下方描繪的斜線,再由蓋碗左邊的向右下傾斜的梅枝承接,三者相互連結形成三度空間的動力線,使畫中的蓋碗充滿立體感。

22. 工具箱 28x19cm 1923

畫家在其自述中說,在台北師範學校就讀的時候,他除了喜歡體育以外,也很愛好繪畫,當時美術老師曾將他的作品拿出來向同學說,「這張畫方形紙箱的透視很正確。」他所說的「方形紙箱」就是這幅作品「工具箱」。除了擅用透視法營造物象的體積感外,十六歲的他仔細的描繪工具箱側面把手斑駁的痕跡和箱子側面上的褶痕與附件表面受光線影響而產生細微的明暗變化。另外,他還運用色調的變化來表現工具箱背面左右兩側各一的合葉兒之間的距離感。這些特點,說明了畫家藝術生命的特質-敏銳的觀察和細緻的描繪的能力,以及,善於利用色調變化經營畫面空間感與物象立體感。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林美雯、黃桂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