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美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1
   

9. 送出征 72x57cm 1938

只要曾是在畫家生活經驗中產生的景象都是畫家攝取的題材。在此幅畫作裡,畫家用嚴謹穩重的三角形構圖(由火車站造形與橫向列置的人群所組成),來表現日據時代熙攘的送出征畫面。白底紅點、寫滿文字的旗幟橫豎不一產生不少動感,人物姿態也各有變化。動中有穩定之感,而沈穩的畫風中又有明快的對比出現。

10. 客雅溪畔 75x54cm 1961

流經新竹師範,橫越新竹市區的客雅溪,是畫家生命經驗中再熟悉不過的景致了。在此,畫家將溪畔風光佈置成理想國般的世外桃源,兩旁沿著畫框上緣向中間攀爬的綠色隧道,一方面穩定了畫面,一方面也指引觀者進入溪畔的世外桃源,前景構圖令人想起現代繪畫之父塞尚(Paul C'ezanne)的畫境。枝幹雖然是一段段的完成,卻有挺直的生命張力。

11. 香茅油工廠(汶水) 71x56cm 1956

此圖採「右下斜」構圖,將破舊草寮工廠設在右前方,重心偏右,畫面由幾個三角形構成,頗為嚴謹,雖然中景的人物營造幾許動態效果,左斜的樹,左上飄的煙,企圖將右下降的力量拉回,但此圖的深沉凝重依然,如果說畫家在表現鄉野情趣美感,不如說他是在表現勞動生活的困頓。美與真實的兩極調和,是畫家作品的主軸。他的美並不是簡單的美。

12. 城隍廟邊 74x54cm 1961

畫家款識1951年所畫,後又將”5”字改成“6”,以繪畫風格判斷此圖的年代應為1961。背景的立體分割,色彩與造型搭配得很成功,主題人物切割效果受到人物造形的限制,較為寫實。60年代的新竹還很純樸,一群人在城隍廟面對著從空軍基地那邊來的戴著西洋帽、穿西裝褲的男人,和穿旗袍的時髦女性,似乎看傻了眼。雖然此圖要表現時髦與純樸,畫家還是把摟腰走過城隍廟的這對男女畫得還算端莊。

13. 風景 27x25cm 年代不詳

這件作品以輕快寫意的方式呈現出莊稼的農耕生活。人物的動態活潑生動,黑色線條的勾勒更加強了耕作肢體的力道。田野中的香蕉樹、草叢與遠樹色彩層次豐富,並以靈活的線條筆觸突顯其形貌,整張畫面洋溢著力與美的氣息。

14. 高峰路開工典禮 55x39cm 1955

蜿蜒的道徑與人群將昔日高峰路開工典禮的盛況,詳實地呈現在作品中。記實性作品不論中外,自古即有之,然畫家作品中的藝術價值,並不因記實性而減少,這點可從其用心經營畫面的色彩、構圖中窺見一二。例如以不加修飾的筆觸完成的碧空,對應前景細碎的線條,右前方的紅磚屋頂,使畫面更加穩定,在輕快的筆調中,仍可見其嚴謹用心的精神。

15. 泰安鄉 75x55cm 1961

透過畫家的作品的引領,讓時光倒流至1960年代左右,其忠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生活情態,就如同畫家生前所言:……每一幅作品中都會喚起當時的回憶,好似掌握了生命中的點滴。在這張作品中,畫家以大量的「水洗」、「重疊色層」的技法來處理略帶朦朧霧氣的泰安鄉間景致,取景構圖上,似乎也因題材使然,而有一種親近生活的美感流露其間。

16. 香港(休息所) 55x39cm 1967

風景區的休息所,強烈的廣告招牌訴求,很像台灣大多數風景區的景象。本來是一種視覺污染吧?在畫家筆下卻成了營造明朗,暢快效果的造型要素。畫家敏銳的視覺感應常無奈於環境被人造物無端破壞,可卻有絕對的自由在自己的畫面營造美感。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