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0
   

17. 秋色(尼加拉) 55x38cm 1974

此幅作品前景的樹葉,畫家用了不同的方向、大小的筆觸和極富變化的暖色調色彩在亂中有序的筆法下,像鋼琴大師的觸鍵,彈奏出秋日的樂章,將作品烘托得極富生意。湖面的岩石與岸上的建築做了垂直與水平對照,整個畫面呈現出甜而不膩的感覺。畫幅右方以綠顏色所框的不規則形狀及紅色小灌木叢,讓左右兩邊之樹叢更富變化與可看性。畫家用了近似照相鏡頭般的構圖,將當時的景物留在自己的「相紙」裏。

18. 風景 74x54cm 1962

面對繁雜的大自然,畫家不能照單全收,必得擇精取萃。除此之外,畫家更必須決定用什麼形式符號表達自然的精萃。這幅畫讓我們看到許多美的形色。請看有多少種表達樹葉的方式?勾勒點葉、短線、長線、橫、豎、塊面、點描以輪廓突顯、用明暗烘托……;樹枝不多,但是色調有別,遠近、大小、長短不同。它們都是將大自然抽象化的方式,其他當然還有色彩的對照,質地的變化,都挑撥著欣賞者的美感。

19. 雲深處 79x55cm 1973

"這是一幅極具水墨趣味的作品,技法的運用和傳統水墨十分類似,描繪山石的皴法線條應是利用山馬或鹿狼毫筆來繪製,第一眼看到作品時,會聯想起傅抱石的山水作品,畫家的作品雖然沒有傅氏作品飽含水份的感覺,卻比傅氏更能掌握住山石的質地與厚實感。繚繞山間的雲霧與瀑布在畫作中則扮演了虛、實、動、靜之對照,使得作品有「流動的風景」之感。而""△""的構圖形式,彰顯了山的高大與雄偉。"

20. 雲山 78x54cm 1972

這是一幅氣氛獨特的風景畫。面對高山雲霧瀰漫的景象,畫家必定有特別的感觸。畫家致力去經營那種似虛似實、如詩亦如夢的韻味。我們看到前景的山林樹木被簡化了,重點放在中景以後的雲山。藍灰色的渲染塗抹效果極為特殊。「山在虛無漂渺間」的韻味展現無遺。

21. 熱海(二) 55x39cm 1962

本次展出編號11B全開畫幅作品「熱海」與本幅作品同名,一為夜景,一為華燈初上的景觀,表現手法也大異其趣。本幅作品前景右邊的傳統手拉車,孤獨的被棄置,與對岸現代都市建物,產生對比。從中景河道之後,畫家發揮淡彩畫及其個人擦洗技法的特色,在淋漓揮灑中,又不失理性造型的現代美。隱約中筆直的公路從畫面中間切過,路燈剛剛啟動,一排垂直的電桿將上下的畫面銜接,也呼應了刷洗出的河面倒影,山坡上的建物多以橫向塊面處理,呈三角形的山卻故意去除量感,使它在虛無飄渺間承托著現代感的都市景觀。

22. 熱海(一) 77x59cm 1962

在這幅畫面中,畫家以繪畫的基本造型語言:點、線、面,配合深沉與明亮的對比色彩,將港灣的夜景很感性地表達出來了。〝C〞形的構圖形式,推演了港口的寬闊感。遠處山腳下逐漸排高的層層樓房大廈及近景港邊的建築物、輪船均以大小不同、色調有著細微變化的塊面來表現。其間綻放無數的高彩度與明度的小點,都會中的燈火,並將海面照耀得無比燦爛。幾筆大膽的線條揮灑在山坡上、海面上及建築上,益增添了此幅畫面的韻律感與現代感。

23. 遊船 76x56cm 1979

畫家運用簡潔的短筆觸並列形成色塊的作用,加上水平與垂直的構圖安排壓縮了畫面立體空間的表現。尤其是背景林木,平面化色調處理呼應了現代藝術表徵之一:由三度空間走向二度空間的造型安排。對照12B〈舊港帆船隊〉船體立體量感充足及斜線構圖深遠空間的細膩安排,更顯出〈遊船〉現代性繪畫特質。

24. 舊港帆船隊 52x41cm 1957

穩健有力的線條與不透明色彩堆砌而成厚實感,為這整裝待發的帆船隊伍,更添幾分陽剛之美,與前景以柔嫩色彩細膩的筆觸形成陰陽相生般對應,遠山與遼闊的藍天,將景深完全地伸展,船上的人物更增添了作品的豐富性,整幅畫傳遞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訊息。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