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美 水彩畫特展

作品編號: 1-7 8-14 15-21 22-28
   

22. 內庭日斜 58x73cm 1953

畫家畫自己的院子,小女孩為四女李季眉。曾有論者謂畫家的灰色調的使用極高超,此作可為明證。白色的四面牆在受光不同的程度下各有不同明度,特別是背光那面牆壁的灰極能傳達景物的光影效果。光的舞動,造就內庭的微妙變化,畫家捕捉這光的剎那相當成功。右前方的臉盆與在左前方的小女孩形成對峙的平衡。此作品曾參加第八屆省展。

23. 潛園後樓 62x56cm 1938

這是畫家早期作品的佳作之一。剛結婚的李澤藩為了夫人上班和理家的方便,曾住在夫人任教的幼稚園宿舍(時為新竹第二幼稚園),那附近的風景成為他常寫生的題材。本幅描寫當時新竹潛園後面的景色,畫家刻意安排陰暗的瓜棚作為前景,拉出一個舞台空間的深度。再運用形象重疊、色彩漸層創造了主題事物之間明朗的空間關係。色彩的冷暖調配,營造了夏日明亮的陽光效果,房屋的受光面與陰暗面,乃至窗框的凹陷陰影效果,以各種明度、彩度適當的呈現,彷彿合奏著陽光的奏鳴曲。而屋頂的輪廓線及屋瓦造形線條爽朗、清晰;輔以大塊面的處理,使得建築物結構安定穩固。其準確的透視方向,又有助於中、後景深度的延伸。此作已完全擺脫石川欽一郎老師柔性小筆觸、調和色彩風格的影響。

24. 九分 55x39cm 1960

"在這張作品中,觀者不妨試著以""自然形象採抽象的觀念來表達""來重新審視具象作品,畫幅中由方形、三角形、點、線、面……這些幾何元素構築而成,將對事物的基本認知,如這是樹、房子……暫拋於外時,見山非山的玄妙之道,盡在當中,畫中S形的動態巧妙地將作品的力量由右上及左下方伸展至畫框之外。"

25. 冬日 69x51cm 1940

之字型的地景紋路,俐落地將畫面切割成幾個大區塊,形成一個自然的律動感。相對於近景略顯粗放的筆觸,遠景黃褐山丘呈現細緻豐富的層次變化,平原的處理極生動,有種一望無際的廣闊同時又親切自然的感覺。

26. 尼加拉秋色 79x55cm 1974

「橋下的湖水急而流得非常美觀,這個就是天下聞名的瀑布的水源,湖邊樹木已經變色,感覺到秋天已濃,受到光線的照射非常美麗」。畫家認為尼加拉秋景是美國旅行中最深刻的記憶。此幅秋意濃重的景色,調子豐富而細緻,筆觸的律動節奏感更是令人動心。林木的荒率和河水的湍急互為輝映,鐵橋後方,虛茫一片,彷彿有聲相呼,迴盪入遙遠的天際。

27. 古奇峰法源寺舊路 28x38cm 1952

畫家手法的細膩精緻是出了名的。可是,他也頗能掌握『以一當十、以十當百』的寫意工夫。以這幅作品為例,漸昇的山坡以凌亂的筆觸點上黃綠、粉綠與深綠,具亂中有序的趣味。蜿蜒而上的石階則引導著觀者逐步遊賞。最後,畫家不忘點上人物一二以增『人氣』。

28. 角板山風景 19x28cm 1926

這幅水彩作於1926年,那時畫家已在新竹國小教書,畫作背面有「15年(按:及大正15年)7月20日,角板山登山紀念」的橡皮印記。畫面右上角是角板山原住民的房子,左側石階有引導視線往房子前行的效果,全幅畫用色輕淡鬆柔,顯然有其老師石川欽一郎水彩畫風的影子,特別是其中性色調,不過份亮麗又不至於灰沉,而是帶有一種渾厚的穩重感,也充分的顯露畫家年輕時,在充沛活力中保有的那股沉穩氣質。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