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贊賞

作品編號: 1-7 8-14 15-21 22-28
   

1. 病房 58x78cm 1940

此作品畫的是畫家的二哥李澤祁先生,當時在日本生病住院,畫家趕到日本照料時畫下此畫,不久二哥即告別人世。二哥病房外貼著「面會謝絕」的告示,點明了重症病房的主題。本圖用色沉穩,光影準確,結構嚴整,線條明確。正確、肯定的線條將室內空間整合得乾淨俐落。幾條線簡明的撐起一張床,床上的人物似乎動得厲害,造形不怎麼明確,有些虛幻感-是否不忍描繪二哥重病的苦楚?左下角八條輻輳線條,不但說明了木條地板,也介定了近景空間,同時又有平衡右方景物的作用。

2. 黃衣少女 57x74cm 1957

畫的是劉番校長的女兒,劉永惠小姐。紅色背心是本畫注目的引力,但是人物臉部用色隱約細膩、穠纖合度是本畫耐人尋味之所在。背景淡淡的藍色調、以灰色勾勒的櫃臺圖案和真空管收音機的造形,使得著黃衣紅背心的少女更加突顯出來。雙手輕鬆的交叉、雙肩衣紋筆調明快,人物架勢勻稱有神。

3. 裸女 75x54cm 年代不詳

這幅裸女圖作畫的年代不詳,紙張雖有殘破的斑點,但依其表現的手法應不屬於早期的作品。畫家想必受了西方野獸派畫風的影響,簡化了人體而突顯較豐富的背景。局部人體以畫後再洗擦的方式作出朦朧的效果,紅色斜筆觸的被巾與大膽的幾何圖案布簾,給一片深沉的氣氛中添加了不少活潑的韻味。

4. 瀑聲 93x118cm 1973

這幅畫作的人物與背景的關係很接近法國馬蒂斯的藝術表現形式,人物簡潔而背景卻極為豐富。畫家沒有使用模特兒,在家中依想像構思了這幅作品。一站一坐的裸女,肌膚色調處理得很柔和,肢體細節則採簡化的表現,其中一位甚至臉部也概略化了。自然景物的處理則繁複些,岩石的粗曠肌理、流水的動態與樹叢的深淺變化均表現得厚實而有力。

5. 土窯工人 56x74cm 1952

面對室外燦然的陽光,畫家在刷洗過的基調上,善用調加白色的不透明彩料,靈活的保持住逆光下主題人物裝扮的鮮明。

6. 香木扇 72x90cm 1947

此作品曾在第二屆台灣全省美術展展出。畫家擅長不透明水彩,油畫則是偶然為之。但由於不透明水彩的創作頗有油畫厚重的架勢,因此畫家在畫油彩時很容易的類化,雖然沒有水彩的流動感,但頗能控制油畫的性質。畫中人物具有強烈的體積感。手持檀香木扇與雙腳作交叉狀是刻意擺放的姿態。背景以簡單的三平分面分割是少見的處理。衣褶的處理是最成功的地方。

7. 李小姐 59x76cm 1950

此作品獲得第五屆台灣全省美展文化財團獎,畫的是畫家同事之女兒,地點在新竹師範學校的美術教室。光線在人物的陰陽面作了不少文章,畫家也不負所託,表現得極細密貼切。人物的位置不以正常的方式擺置(通常置於中央,為主要角色),而是面朝向左前方,靠近畫者極近,因而截去雙腳的描寫。倒是背景處理得很仔細:瓶花、石膏像、畫作,甚至小椅子的一角,如他寫生時的徹底態度。小椅角原本無甚重要,但站在平衡畫面的觀點上看,則不可或缺。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
註:6,7,15,16,19,20,21,22號作品簡介中,部份摘錄 自藝術家出版社出版之台灣美術全集第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