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圍之美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1
   

25. 陽明山 54x39cm 1958

       桃紅、天藍和翠綠組成了這一幅歌頌春天、桃花、櫻花、杜鵑花齊放的美麗景緻,畫中的枝幹以水墨線條技法繪出,展現櫻花、桃花樹幹窈窕婀娜多姿的曲折變化,再以桃紅、紫紅、粉紅、紫紅色系色點恣意妝扮枝幹,表現「桃花點點紅」的詩意。左下角隱約可見一對母女促膝暢談,斜上方又見一位婦女抱著幼兒賞花,為這幅圖添加了濃郁的親情氛圍,和說明春天孕育出了許多新生兒,為這世界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26. 明德水庫 54x38cm 1974

       西方人醉心於東方藝術中的「空」。偶爾會矯枉過正地以為只要留白便是「美」。畫家筆下的永春宮靜得像湖面上靜止不動的小舟。但湖面上波光淋漓,又包涵了生命的律動。不只在感覺上〝空淨靈秀〞,連在視覺結構上也畫出無限的空間層次。速寫作品上,墨筆黑線生動活潑,看似一氣呵成地在白紙上勾出形意。淡彩的功能也不可少,不只為為夏月物色著衣,而未著彩之處─白(空)由右下角到左中,再循著船隻右行直循繞到島後。這是非常中國式的美感。然而水彩的明德水庫,雖然無認何一處留白,卻處處顯露著空(境)。或許是色彩配置的協調,或許是構圖巧妙的安排,或許是筆法純熟的多變,豐富了畫面本身。這種源源不絕的韻緻,不多也不少,正好恰適的表現,絕對不是巧合。

27. 關渡所見 55x39cm 1980

       這是從台北關渡山頭俯視的淡水風光,盛開的櫻花從U形山谷的坡地往下盛開過去,它們和遠處的帆船一樣應是畫家刻意的點景效果。擦洗的畫法則表現出淡水一帶潮濕的氣候,雨水的滋潤,草木欣欣向榮,對岸的觀音山,在雲霧中顯得更幽渺更可以遐思。

28. 浮水蓮花盛開 53x38cm 1979

       此為台北五股高速公路邊布袋蓮盛開的景色〈回憶畫〉,畫家以橢圓形的粉紅色塊表現布袋蓮花盛開飽滿的氛圍;中景與前景S形的曲線構圖拉開畫面的深遠感,中景農家之倒影和點景人物的安排帶有律動感,顯出農家生活的旋律,遠山氤氳之氣的經營使得整個畫面幽遠、恬靜。

29. 松嶺景色 54x38cm 1979 何銓選先生收藏

       畫家晚年有幾件作品具有橫式橢圓的構圖,畫面有一種天地圓融的效果,如《西門教堂附近》、《社教館懷古》等作。本圖更以前景的小湖,將全圖營造成貝殼般上下互扣的造形,白色的現代公寓住宅穿越畫面黃金段的重要位置。其前的小樹疏落有致,各段落間的比例極美,諸分割線互相承接而呈迴旋狀。全圖溫潤渾厚,又顯得春意盪漾、柔美舒坦,百看不厭。

30. 口琴橋 56x40cm 1978

       交錯有緻筆觸完成的這幅作品,將此地的風景忠實的記錄下來,畫家大膽地將橋面置於畫面近中央處,卻完全沒有將畫面隔斷的感覺,這是因為畫家在此將物象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不斷地斟酌、推敲,每一筆線條,每一抹筆觸,都是重要而必需的,正因如此,我們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畫作,作品也因此顯其深刻,意境幽遠。

31. 淡江 39x27cm 1975

       畫家輕鬆渲染再以熟練的筆觸畫山、畫地,表現了遙遠白雲層疊的天空和河水輕盈的淡水河,用黑色線條勾勒紅色的房舍,增加了房舍的量感,紅色房子對應紫灰色的山脈,加強了山巒的層疊感,中景和前景紅綠的呼應在寧靜的淡江增添了活潑感。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