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之美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1
   

17. 玫瑰花 40x55cm 1984

       李澤藩晚年的玫瑰花幾近團塊的表現,猶如新的玫瑰花品種,瀰漫著永恆的生命香氣,駐足凝賞,很容易被那份堅持和努力綻放的活力所感動。另外,經由擦洗、堆疊而產生細膩灰色調的黑色太師椅,對應出玫瑰花束典雅深刻的生命意蘊;由黑色筆墨勾繪綠葉的葉緣與花瓶的邊緣,顯出古樸的意趣。

18. 舊港帆船隊 52x41cm 1957

       穩健有力的線條與不透明色彩堆砌而成厚實感,為這整裝待發的帆船隊伍,更添幾分陽剛之美,與前景以柔嫩色彩細膩的筆觸形成陰陽相生般對應,遠山與遼闊的藍天,將景深完全地伸展,船上的人物更增添了作品的豐富性,整幅畫傳遞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訊息。

19. 花 39x54.5cm 1968

       畫中的花瓶是畫家自己設計的,目前陳列在本館的展示櫃中。主題的半圓形構圖配合其下的三角形黃色桌巾,使得畫面在嚴謹中呈現活潑、調和且深具力量。而花團的渾圓感,更具有從內而外的一股輻射力量。

20. 燒場風景 70x52cm 1939

       此作品描繪的燒場位於新竹客雅山上。做為一個社會中的「人」,容易將情感關注在他周遭的人文景觀上,而藝術家的角色又更進一步將此關懷轉化為藝術作品。在此以燒場風景為主題的畫作中,畫家將燒場的製物(磚、水管)做重點的描繪,色彩重而線條刻劃清晰。挑磚工人在畫面中,形體雖小但藍白衣著鮮明,是視點中心,配合鄉野環境,益顯樸實的風味。

21. 食櫥上(冷凍) 39x55cm 1954

       此作品作於1954年3月,描繪的是早期親戚家的「冰箱」內容物。小小的「冰箱」分為上下兩層,以四開紙描繪它,大約是實物大小的比例。畫家將畫面依「冰箱」的結構分為上下兩部份,上層的大碗中,有一隻剛宰殺完成鮮嫩的雞隻,其左側小碗中是幾根翠綠的青蔥,幽暗的下層前方有一條香蕉。畫中的瓶、罐、碗盤都貼切的表現了器物的質感,通幅畫冷暖色調配極美,線條粗獷有力,是一幅快速完成未再加修飾的好畫。

22. 吊桶(湳雅村農家風光) 68x51cm 1938

       此作描寫鄉下古宅院,以褐色為基調貫串整個畫面,秋天的氛圍隱隱可以感覺出來。古老房屋的堅實感是畫家歷練下的成果,「寫實」取代了石川欽一郎的「寫意」。以人物汲水的古井為中心,緊鄰的屋舍框圍出開闊又富變化的傳統聚落空間,而空間的營造一直是畫家深感興趣之事。煙囪、吊桶、鴨群、村人等細節點景,充滿生活感,是畫家的特色。

23. 室內 74x54cm 1944

       這是畫家家中的一角,右邊的門通往餐廳。最裡面是書架和四張書桌,最右邊的書櫃是畫家在台北師範讀書時的木工作品,目前在美術館復原畫室展出。左前方是一張雙人床,其後方是風琴。每天晚上孩子們在書桌旁讀書,畫家就在一旁作畫,他專心的模樣,另孩子們不敢心有旁鶩。本幅的構圖,畫家充分利用線條,尤其是垂直水平線條來建構畫面,而以兩片牆和地板創造空間感,地板的透視線特別重要,它使得整張畫有一個確定的凝聚中心。以透明水彩完成,這是畫家比較少用的畫法。

24. 內庭日斜 58x73cm 1953

       畫家畫自己的院子,小女孩為四女李季眉。曾有論者謂畫家的灰色調的使用極高超,此作可為明證。白色的四面牆在受光不同的程度下各有不同明度,特別是背光那面牆壁的灰極能傳達景物的光影效果。光的舞動,造就內庭的微妙變化,畫家捕捉這光的剎那相當成功。右前方的臉盆與在左前方的小女孩形成對峙的平衡。此作品曾參加第八屆省展。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黃桂蘭、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