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造形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2
   

9. 病房 58x78cm 1940

畫作主角是畫家的二哥李澤祁先生,當時在日本生病住院,畫家趕到日本照料時畫下此畫,不久二哥即告別人世。二哥病房外貼著「面會謝絕」的告示,點明了重症病房的主題。本圖利用「框」的構圖形式,呈現窗裡窗外不同的圖像,暗喻人世間交織著無奈與希望。整件作品用色沉穩,光影準確,結構嚴整,線條明確。正確、肯定的線條將室內空間整合得乾淨俐落。幾條線簡明的撐起一張床,床上的人物似乎動的厲害,造形不怎麼明確,有些虛幻感-是否不忍描繪二哥重病的苦楚?左下角八條輻輳線條,不但說明了木條地板,也界定了近景空間,同時又有平衡右方景物的作用。

10. 潛園後樓 62x56cm 1938

這是畫家早期作品的佳作之一。剛結婚的李澤藩為了夫人上班和理家的方便,曾住在夫人任教的幼稚園宿舍(時為新竹第二幼稚園),那附近的風景成為他常寫生的題材。本幅描寫當時新竹潛園後面的景色,畫家刻意安排陰暗的瓜棚作為前景,拉出一個舞台空間的深度。再運用形象重疊、色彩漸層創造了主題事物之間明朗的空間關係。色彩的冷暖調配,營造了夏日明亮的陽光效果,房屋的受光面與陰暗面,乃至窗框的凹陷陰影效果,以各種明度、彩度適當的呈現,彷彿合奏著陽光的奏鳴曲。而屋頂的輪廓線及屋瓦造形線條爽朗、清晰;輔以大塊面的處理,使得建築物結構安定穩固。其準確的透視方向,又有助於中、後景深度的延伸。此作已完全擺脫石川欽一郎老師柔性小筆觸、調和色彩風格的影響。

11. 阿里山日出 38x29cm 1947

此作為畫家灰色系作品中堪稱極成功的作品。不透明的色感、質感在此發揮到極致,而白色的大量使用適時發揮不透明表現的需要。前景為樹梢、芒草,中景為一主山,遠景為群山,層次分明。畫家以金字塔構圖使畫面產生最穩定的視覺感受。筆觸在此扮演頗重要之角色。光線也把山的起伏與陰陽向背刻畫得更深刻,整體的雄渾之感躍然紙上。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作品是畫家現場寫生的作品。

12. 台灣鄉家 56x40cm 1958

這幅畫的主題雖然是以台灣農村的景致為描繪的對象。但卻可見畫家對於造形與線條趣味的關注和表現。首先,畫家刻意描繪出有著不同屋頂結構的屋舍,中央處有著飛簷五彩的醒目屋頂,搭配著略具隱約輪廓線的簡潔屋側(或乾草堆?)。前景以成排的直線代表圍籬,並與其後有著十字孔的磚牆相呼應,就連畫中孩童的衣著及工作中散落於地面的竹(籘)條,皆與畫中景物的造形相互對話,著實是一幅筆觸輕快且呈現造形美感的佳作。

13. 土窯工人 56x74cm 1952

面對室外燦然的陽光,畫家在刷洗過的基調上,善用調加白色的不透明彩料,靈活的保持住逆光下主題人物裝扮的鮮明。

14. 陋屋樂業 70x57cm 1941

勞動場景是戰爭期間畫家經常描寫的主題。工作房內兩位青年男子正忙著竹籃編製工作,只有一旁不知情的小雞閒適地遊盪。利用建築物本身框架出舞台空間場景是畫家1930年代以來熟悉的構圖手法,在此穩定框架中,畫家透過窗門讓戶外燦然的陽光擦亮陰暗的屋內,給勞動的人們一絲溫暖。屋外小亭榭的設計,製造了空間迂迴的趣味,穿透開闊的遠景也讓沈重的勞動主題獲得舒緩的空間。

15. 靜物(桌上玫瑰) 54x72.5cm 1955

本幅畫有隱約的對角線結構。從左下的深綠色楔型到兩個水果,而後是瓶花、窗簾布,其斜角動力效果與鮮黃的桌巾、深綠桌面、窗框產生的明度對比、交叉輝映,更使盛開的、有點不安定的玫瑰花有了內在的依託力量。畫面上,個別物都不太安定,整體看卻那麼調和,這不是畫家的匠心獨運嗎?

16. 台灣農家 56x40cm 1964

此圖原先以濕潤的筆調完成,後來再加房舍後面的竹叢,竹叢以乾筆重畫在原先的畫面上,竹叢一加上,遠山頓然有了詩意。而右前方的幾顆小竹子與大竹叢之間互相乎應。它們之間的農家前庭(晒穀)是此圖較明確的一片平地,有了它,我們就能想像同一平面後的數戶農家,並延伸此一平面直至山腳。欣賞畫作須用點想像力,才能與畫家的造形意欲溝通。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王淑津、邱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