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音樂欣賞李澤藩作品

作品編號: 1-8 9-16 17-24 25-30
   

1. 山 36x29cm 年代不詳

Nikolai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秋日遊花東,眺望雲山,興起《一千零一夜》古今兼具的神秘與優雅之樂思。

此幅作品以寫意的手法完成,畫面以大筆揮寫,奇妙處就在似與不似之間。畫幅中的片片紅葉,在畫作中宛如跳動的音符,使作品極具節奏感。在畫家的作品中我們發現,材料工具的不同並不影響畫家駕馭畫面的能力,始終能在方寸間做最佳的詮譯與表達。

2. 芝加哥 53x45cm 1974

George Gershwin / An American in Paris
音樂家的巴黎之行感想,對應李澤藩美國之行新視野的平行時空。

畫家擅於安排畫面,是我們在欣賞他的所有作品得到的共識。比例與均衡美往往在畫家的作品中扮演重要的結構美的職責,我們看這幅作品前景左方的人物,與中景右方的帆船保持極佳的均衡。市街高低的建築物與前景海岸錯雜的岩石又有適當的對比,這都是畫家匠心獨運所在。當然,河上的天光雲影更讓人激賞。

3. 無題 76x54cm 1965

Arnold Schoenberg /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inor, op. 7
60年代的台灣藝壇體會了國際風格的「圖地翻轉」--在台灣當時的Pablo Picasso很時髦,對於音樂的Arnold Schoenberg 至今仍是陌生喔!

畢卡索在1907年畫出"阿威農的少女"開啟立體主義的先聲,也為二十世紀的時空文明立下里程巨碑。李澤藩正好出生在1907年。1965年,畫家完成了這幅立體派風格的「無題」。畫家利用立體主義的塊面分割及畢卡索1912年後發展出的材質感(Texture)技法完成這件作品。色調神秘、質感苦澀,想像內容豐富。

4. 雲深處 79x55cm 1973

Richard Strauss / Ein Heldenleben (A Hero's Life), Op. 40
李澤藩在美術課也曾拿起山馬筆教「國畫」,他頗自豪地說:「我的『國畫』也不錯吧!?」沒錯,這幅《雲深處》讓我們想起Richard Strauss的音樂。

這是一幅極具水墨趣味的作品,技法的運用和傳統水墨十分類似,描繪山石的皴法線條應是利用山馬或鹿狼毫筆來繪製,第一眼看到作品時,會聯想起傅抱石的山水作品,畫家的作品雖然沒有傅氏作品飽含水份的感覺,卻比傅氏更能掌握住山石的質地與厚實感。繚繞山間的雲霧與瀑布在畫作中則扮演了虛、實、動、靜之對照,使得作品有「流動的風景」之感。而三角形的構圖形式,彰顯了山的高大與雄偉。

5. 尼加拉瀑布 91x61cm 1975

Franz Schubert / Symphony No. 1
請透過Schubert的交響曲,欣賞這幅畫的深度、溫度、流速與聲響,對應的寧靜與安祥境界。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本幅前景鳥瞰下的深藍河水,頗為險絕動人,其淵深冷冽,正好對比了上方煙霧瀰漫的輕柔祥和,河水由幾個楔形構成,每個楔形表達了水的不同表情與個性。你可以分出它們的深度、溫度、流速與聲響,它們就在你的腳下,浮起、浸入、展開……。放眼望去,又可以品味對岸漸去漸遠的寧靜與安祥。

6. 小妹 74x55cm 1957

Robert Schumann / Scenes from Childhood
鋼琴聲可愛,心中想起;For the life of me. I never thought that it could be. The way it stands right now. Emotions running high.

這是畫家的四女李季眉,當時她年僅八歲,是畫家眼中可愛的小么女。據李館長回憶:當天吃過晚飯後,父親要她坐在太師椅上,先大略地描繪輪廓,體貼年幼的么女恐無法久坐的父親,便先行讓她離去,相隔數日,再回到太師椅上當小模特兒,如此反覆幾遍而完成,她身上穿的洋裝還是畫家夫人巧手縫製的。整幅畫面的安排配置十分的精彩,人物置放畫面中心,而太師椅的扶手只畫出一邊,使畫面不至於太對稱,為了不使畫面成一個太方整的長方形,利用手臂倚靠的角度來調整,面面俱到。此外,小女孩的神情表現,是整幅畫中另一個引人駐足觀賞的重點。

7. 古枝 75x55cm 1963

Arnold Schoenberg / Chamber Symphony No. 1 in E major, Op. 9
此畫在線條與餘白間,追求畫面的疏密張力,即書法中「計白當黑」的美學效果,是否和Schoenberg在上世紀初《E大調第一室內交響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枝》畫在半開的博士紙上,全幅以金黃色為底並在四周以底色留邊,有如畫框,三枝古梅以黑色為基調,左二右一從畫外闖入畫面,它們的枝枒將畫面縱橫切割。除了少許的灰色調子,畫面可以清晰分辨紅、黃、藍、黑、白色系,這樣壁壘分明的色彩規劃,對擅於經營色調的李澤藩而言,是很不尋常的,而且畫面沒有他拿手的三度空間效果—幾乎是平面的。現代繪畫的兩大特色,其一是平面性,意欲在平面中探討圖與地—即主題與背景的互動關係,其二為仿中國書法的線條筆痕特質,在線條與餘白間,追求畫面的疏密張力,即書法中的「計白當黑」美學。此圖寓有這個造型意欲。

8. 阿里山 103x80cm 1969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 3 in E flat major (Op. 55)
李澤藩作品的美學範疇介於崇高、雄渾與柔美、秀麗之間,其境界是偏向前者為多,崇高、雄渾的風格讓我們自然想到Beethoven 的交響曲…

這是畫家的巨構作品之ㄧ,在秋天的蘆葦花做前景襯托下,阿里山的主峰以它高聳的姿態,從地底拔起,又落實於大地。 描寫山岳的沉穩厚重,是畫家的看家本領,無人能及。其實沉穩厚重,也正是畫家人格特質的寫照。岩壁的塊量感,以類似「亂柴皴」的筆觸表現,右方遠山則以「斧劈皴」完成,研究畫家作品中的水墨筆法,似乎可以在這件大作中找出一些端倪。而台灣的子民們,更可以在這畫中,找回本土的信心。畫家在1947年曾現場寫生「阿里山日出」。

  導覽執筆:  蔡長盛、徐素霞、李明倫、王淑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