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逢 - 蘇燕能 1-8 9-16 17-24 25-29
 
 
 

17. 桃山村色  41x56cm 1995

輕快活潑的筆觸與充滿朝氣的色彩,構築出詩意般的桃山景緻,細細覽之,在色彩的交錯間,變化豐富的層次之中,可令人感受到畫家提筆構思觀察自然的用心,在畫中的欄柵裡,似乎可以想像畫家描述的愛唱歌的桃山之子,終日歡唱的和樂景象。

 

18. 蘇州河畔  39x54cm 1986

在這幅描寫江南風光的作品中,畫家以黑色墨線勾勒出充滿東方韻緻的氣氛,在墨線的停頓、轉折間,營造出不同的深度與層次,以乾擦的方式,表現出白牆的古樸質感,背景的天空與遠樹在刷洗的技法中巧妙的融合為一,與水面對應,更有水天一色的感受。

 

19. 琉森街景  40x55cm 1999

畫家在造訪他鄉時,總不忘以畫筆記錄下這些異國情調,在這幅〈琉森街景〉中,畫家以黑色有力的線條,勾勒景物,再施以層次豐富的色彩,其間以不透明的筆觸透過重疊或暈染等技法將河岸街景忠實地呈現於畫紙中,尤其是畫面中央的人群或駐足或前進,顯得朝氣蓬勃,也將整幅作品營造出多樣而趣味的美感。

 

20. 入山檢查站  40x47cm 1984

這是一張層次分明,色彩調和的作品,畫家應用紫色、綠色與藍色在遠景的群山部份,互相交織渲染,有的地方色彩流暢明快,有的地方渾厚紮實。畫家並利用獨特的「擦洗技法」,在山凸的地方以水擦洗,表現出山的亮面,並豐富調子的變化。近處的野草,畫家以細長的線條層層相疊,葉尖較亮,底部較暗,重重相連,處處芳草。紅白相間的房舍,座落在山腰旁,其輪廓線的消失點,有幫助景深的推遠。淺藍的流水與溪邊的綠草,是畫面的最低點,平穩而安定,與旁邊高高低低的野草、樹林,構成視覺上的均衡效果。

 

21. 查理橋  38x56cm 2001

捷克首都布拉格被譽為世界最美的城市,查里橋則集布拉格的美於一身,透過當地古老的建築,見證了人文的精髓,畫家以彩筆記錄了當地的藝文氣息,在乾、溼交錯的筆調中,將古城老建築表現得極富質感,輕柔恬淡的色彩,更增添幾分典雅、幽靜的感受。

 

22. 北海道港邊  39x54cm 1993

畫家採用多樣性的技法,描繪了變幻豐富的海景,例如,夾雜靛藍與紅棕色彩的岩塊,以不透明的技法來表達其堅硬的質感,飽含水份的筆調則粧點出海水的流動變化,在空中翱翔的海鳥更增添了作品幾許動態的美感,運用清朗的色彩與活潑的筆觸將海浪的變化描繪得十分精彩。

 

23. 玉峰之秋  40x55cm 1985

作品遠景山巒層層疊疊,畫家是以綠色與咖啡色相互渲染繪之,遠處較淡,豐潤而深邃,近處較濃,敦厚穩健。右邊繪有暗色的線條,有加強山的外形之作用。在山的中間,畫有幾條青色的線條,打破色彩的單調感,並豐富畫面的色彩。近處野草,畫家以點狀的筆觸,層層相疊,葉尖較亮的部份,有些塗上白色,底部較暗的部份,則以濁色群的色彩疊染。野草層層相連,綿綿密密,並以45。的角度向右下斜,造成畫面的動勢。其間繪有枝幹,姿態橫生,給人極強烈的秋的感受。

 

24. 湖畔  39x55cm 2001

這是一張綠與白對比極為強烈的作品,前景的船隻井然有序的排列著,並依前後的次序,分別以不同明度的白色繪之,較遠的船隻色彩較灰,而有遠近的距離感。而前面白色面積較大的船隻,顯然是畫面的主體,與中景橋上白色的帆布,有前後呼應的效果,白色的面積愈小,景深愈遠。橋上喧譁的人潮與綺麗的花草,與寧靜的山川綠林構成動與靜的對比。而遠景的綠色樹林,畫家以熟練的渲染法,依前後關係分別疊染,與色彩繽紛的湖面又構成強烈的對比,統一美感於作品中。

  1-8 9-16 Top 25-29

  導覽執筆:  徐素霞、黃銘祝、李明倫

Copyright